青年通过“孔乙己”自嘲找不到工作,官媒却发力批判“孔乙己文学”?

短述:中国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发布,今年1至2月全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高达18.1%,“毕业即失业”,青年就业问题再度引发社会热议。

继“内卷”、“躺平”后,近期网络社群平台兴起“孔乙己文学”,中国青年自比作家鲁迅笔下穷酸潦倒又放不下读书人身段的孔乙己,通过自嘲书写对现状表达不满。

“985毕业的孔乙己们” 正在放弃学历当保安,网友嘲讽“究竟能提升保安的文明程度还是会降低孔乙己的斯文变得越来越蛮横呢?”
图片素材来自Twitter频道“老司机”

孔乙己是鲁迅1918年笔下的一个读书人,他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却考不上秀才,又不会营生;他不拖欠酒钱,却偷书度日。孔乙己还坚持穿著又脏又破的长衫,因为长衫是读书人身分的象征。穷酸潦倒的他,是咸亨酒店里唯一站著喝酒而穿著长衫的人。

这样一个可悲的知识分子,却深深击中了许多中国年轻人的痛处,自嘲成了现代版孔乙己。网友纷纷留言:

“现在的我像极了孔乙己,读过点书,又混的不如意,干别的吧,又放不下读书人的身段,所以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像样的工作。”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我慢慢发现它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如果我没有上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的(去工厂)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如果我没读过书,我可以找别的活做,可我偏偏读过书。”

“18 年我空闲在家。我妈对我说要不你去送外卖吧,看起来挺好赚的。我问我妈,你忍心让一个大学生去送外卖。我妈说,养活自己有什么不好。”

“孔乙己文学”登上微博热搜榜,引起当局警觉,央视网、共青团中央3月16日相继发表评论,试图带风向导回“正能量”,呼吁正视“孔乙己文学”背后的焦虑,甚至指称,如果我们思想上还有所谓“脱不掉的长衫”的包袱,被“长衫”束缚住自己的个人发展,恐怕无法弯下腰来听呼声、挽起裤腿下田地,可能会错过在广阔天地中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必然出路。

这番言论却引发更多网友批评,评论区再度出现“翻车”,网友怒轰官媒根本搞不清楚大家口中“脱不掉的孔乙己长衫”是什么,强调年轻人不是不愿意工作,而是没有好的工作,就业形势太差,并批评官媒与其指责年轻人不能放下身段找工作,不如先落实劳动法,保障工人权利。由于负评太多,央视网、共青团中央在文章开启精选评论,只呈现肯定的留言,许多批评文已搜寻不到。

图片素材来自Twitter频道“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