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美媒美国之音、国媒《财经》杂志、《澎湃》新闻报导,中国颁布“清退令”后,6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女性及18岁以下青少年都被禁止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再这样的规范下,许多超龄劳工都面临“趴活”窘境,必须打零工谋生。据统计,未来10年内,有近8千万名中国农民工将在缺乏社会与医疗保障的窘境下,迈入老年。

《财经》杂志4月12日报道揭露,北京日结工劳务市场的惨况:两名50多岁的男人,为了一份日薪人民币100元的清洁工作,在北京顺义街头抢破头,但一旁67岁的男子因为超龄,根本连抢工作的资格都没有。
报道指出,每天清晨四点就来“趴活”的农民工中,不乏年满60岁的长者,因为部分地方政府早自2019年就陆续出台“清退令”,禁止建筑工地雇用60岁以上的工人,逼得他们这些年只能靠打零工维生,但竞争者众,一连几天都没揽上活也是常有的事。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大量劳动力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但现在即便是餐饮服务员或外卖小哥,也同样面临失业率上升、工资下跌的困境,更遑论缺乏相关技术,又遭年龄歧视的中老年人。
美国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The Atlantic Council)高级研究员罗谷(Dexter Roberts)罗谷表示: 尽管习近平领导的中共政府欢庆脱贫成果,但贫困仍然存在。现今中国最贫困的人是农村的老年人,中国政府总体上面临着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巨大挑战,其中最极端的部分就发生在中国农村的老年人身上。
农民工的困境在于他们离乡背井,却不曾摆脱中国户籍政策下身为“农村户”的命运。相较城市户口,他们的社会及医疗保障不足,在家有老小的生活压力下,忙碌一生,即便到了退休年限,养老积蓄也单薄。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发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3亿人,其中50岁以上近8千万人,占比为27.3%,换言之,未来10年内,这8千万农民工将迈入暮年。
对此,中国官方于2月17日颁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了“维护好超龄农民工就业权益”。
另外,人社部等五部门于2022年11月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也要求,企业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还要为他们免费提供就业服务。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员王国臣表示:依照中国政府的处置模式,未来应对农民工问题,恐怕还是会搬出如供销总社、加速推动共同富裕等倾向的社会主义作法。
供销社最大的特色,不就是吃饭比较便宜吗?当下的救急就是让农民工可以用更便宜的价钱吃到饭。另外就是,有什么工作可以给他们做?中国大陆问题太多,农民工只要不暴动,高龄农民工的政策优先次序永远是在后面,中国的习惯就是城市优先。

小编来一评:农民工撑起了党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起飞的基石,现在老了、病了、穷了,看看习大大能不能把你们给救了。若是没招,那只好手中抱着小红书,跟着党的脱贫政策一起葛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