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媒体《财经》杂志所属产业研究中心调研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最富裕40个城市中,约有194万家企业登记注销,约占总数的7%。
中国官方调查信息显示,4月包括新订单和价格在内的所有13项经济活动指标均出现下降;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年增5.6%,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0.6%增幅。

企业的倒闭,衍生而来的就是失业率,但中国更特殊的现象竟然是出现罢工潮。而这样的罢工潮,不是为了要求更好的福利、工时或工作环境,而是因为这些工人被无情解聘。
据部份外媒综合报导,中国在2020年爆发武汉肺炎疫情,随后实施防疫清零措施,经济遭到重创,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工人遭裁员、减薪或欠薪情况频传,导致劳工罢工抗议事件暴增。
根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随中国放弃防疫清零措施和工厂重新开工,中国各地的罢工潮出现。据香港非政府组织「中国劳工通讯」(CLB)统计,今年1到5月,中国至少已发生130 起工厂罢工事件,为2022年全年数量的3倍,而这估计只占中国所有集体劳工诉讼事件的5%至10%。
《自由亚洲电台》指出,中国大多数罢工事件的大环境原因是美中关系的持续紧张,这也导致了中国经济日益恶化,进而使工厂资金不足。在资金短缺下,许多工厂采不支薪或欠薪做法来缓解财务压力,甚至还解雇工人而不付资遣费,或将工作迁设至工人无法上班处所,迫使工人主动辞职。
外国学者如何评论
美国康乃尔大学劳资关系学院教授弗瑞曼(Eli Friedman)针对中国企业的倒闭潮表示:中国今年似乎正在进入“后疫情工厂罢工的新时代”。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历史系教授瓦瑟史卓姆(Jeffrey Wasserstrom)针对中国工人被雇主无情解雇的情况表示:“中国所有工人都有权加入工会,然而却只能加入中华全国总工会这种官方机构这,换言之,中国共产党声称与工人阶级站在一起,却不容非官方、民间的独立工会存在。这种现象和一个拥护消费主义的共产主义制度一样,充满了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