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互联网上特火的话题,是中国中年白领在星巴克咖啡厅假装上班,而这样的情形引发媒体圈及网友实地探访,本网汇整国内外报导,以下先发一条视频让网友看戏前吃瓜。
视频里除了有失业的中年男女现身说法外,微博“三联生活实验室”更有对此现象详细的报导。里面有句话生动地描述国内经济未受疫情冲击前的星巴克白领奋斗荣光:“曾经的星巴克,是高端商务的不二之选,是初代轻奢的办公场景。那些落地玻璃内手持电脑的人,可以把整个星巴克当成了自己的临时办公室。在这里悠哉喝一杯咖,是一个大城市奋斗白领的标配。〞
但是现在北上广深的星巴克,已经从高端的商务洽谈会所,在疫情结束的2023年,变成失业白领的收容所。这些失业的白领,白天假装上班,有些人甚至点不起一杯咖啡,就用一杯水装逼呆坐一整个白天。
这情境,像极了经济萧条的麦当劳、像极了经济泡沫化后的90年代日本公园。只是中国,似乎来得有点太早、太快,就如刘翔在奥运还没跑到终点前,重重地摔了。而这一摔,不仅没牌了,也摔残了,这就是中国经济近期最贴切的写照。
“三联生活实验室”的帖子分析,星巴克“是失业者联盟最理所应当的聚集地。一杯美式的钱,就能买断一整天的独处空间。带插座的工位、全天候的冷气,提供了办公和放空都需要的舒适条件。更重要的是,只有在星巴克,你不必担心偶遇突如其来的关怀。大家彼此之间都有不用开口说话的默契,某种程度上又能隔空相伴。”

在星巴克假装上班,可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你会像从前在这里加班时那样,花30块买下一个大杯美式,模拟曾经的职场生活。
第二阶段,你失业久了,开始关注预算,就研究起了星巴克的团购,琢磨着怎么样便宜地买上一杯。
第三阶段,你发现即便不消费,星巴克的大门也永远向你敞开,“就啥也不点了,还会带个保温杯去续个热水。”

国内舆论对这种“星巴克上班”现象持不同观点,有人认为这是失业者在逃避现实,并未积极面对失业问题;而也有人理解失业者的心态,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安慰和寻求社交的方式。
引用“三联生活实验室”的评论,“人到中年最不喜欢的,正是惊喜与未知。于是,中年失业者们哪儿也不去,选择主动走进归属之地,只求找回那个熟悉的空间与气氛。”
这场所就是星巴克,这地方可是当年意气风发的中国白领大搞脑内风暴、人资争相猎头的地方,尽管失业,这味兒也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