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媒路透社在深圳最新城区“前海”采访,托尼·熊(Tony Xiong)是最新一批来到该区豪华办公楼的人之一,这些办公写字楼是为了展示中国的经济奇迹而建造的。
但他不会在这里度过任何私人时间。大多数午休时间,他都会开车20到30分钟前往深圳较老的城区,在家庭经营的小餐馆里吃碗牛肉面,然后再赶回去工作。
“在前海,要顶着烈日步行10分钟才能到达商场,要么是食堂糟糕的食物,我不喜欢呆在那里。”
抱怨前海缺乏吸引力的不只是上班族。前海是一个经济特区,在这里,中国人曾经看似必然的全球金融实力和经济繁荣的梦想现在却因一半空置的高耸写字楼、购物中心以及车辆稀少的高速公路而变得黯淡。
尽管前海目前面临一些挑战,深圳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科技和金融的创新中心,仍然吸引着大量的企业和投资者。这座城市以其高速发展的经济、尖端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和多元文化而闻名。
中国深圳的前海经济特区,是十多年前投资450亿美元迄今开始运转的项目。前海旨在成为未来国际科技、金融中心,并积极推动市场和信息准入自由化。但根据路透社对高管、投资者、专家、工人进行的调查,现实与此不符。该地区基本上荒废不堪,深圳当局对该区雄心勃勃的改革已经放弃。前海的困境反映出中国过去的增长模式的局限性,这也使得外界对中国内部其他2500个特殊经济区的竞争能力产生了疑问。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萊坊(Knight Frank)数据显示,尽管前海的租金较低,但第三季度写字楼空置率为28.9%,而深圳整体空置率为23.2%,北京和上海的空置率为15.1%至17.1%。显而易见,前海特区的写字楼空屋率高得吓人。
大量供应的房屋导致了空置率上升,但除了国有企业之外,很难找到新的公司搬入。前海和中国需要恢复十多年前北京在该特区试点的市场改革,而中国的整体经济需要更多依靠居民消费来恢复高增长。
发展远景
过去四十年里,深圳从一个村庄发展成为拥有1800万人口的大城,成为中国大公司的所在地。它的发展模式受到其他城市的效仿,特别是珠江三角洲沿线城市,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北京批准了前海项目,作为政策实验室,以推动中国进入新的增长阶段。这个计画包括建立类似香港的独立反腐败机制,逐步开放国家资本账户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试点。在这个地区,网际网路自由也得到了保障。
2012年,习近平第一次以中共总书记的身份访问前海时,他预测前海将成为特殊的地区。然而,接下来的几年中,这些计画被一一废除。
当习近平于2019年再次访问深圳时,国家对市场的监管加强,资本账户基本上被封锁,审查和监视力度加大。这表明局势有所变化。
部份专家评称,过去十年并没有真正的改革和开放,反而对过去的改革进行了逆转,制约了前海的发展产。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北京当局更加重视风险的最小化,而不是创造性的政策创新。
广东各个特区,区区相争
另一个缺点是,前海的激励措施与其他区域相似,包括广州附近的南沙和澳门旁边的横琴等附近的区域。但据一位中介称,前海的租金是横琴的两倍,是南沙的六倍。
中国欧盟商会华南分会主席高志豪表示:“以前,每个地区都有一点特别之处可循,但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任何事情,这太混乱了。”他补充说,没有新的欧洲公司入驻。
高志豪:“基础设施已经在那里了,问题只是——你如何说服公司来?”
商会6月份对75家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只有44%的企业对大湾区(粤港澳城市群)持乐观态度,低于2022年的68%。
跨境金融公司XTransfer的首席执行官邓国标表示,他不会搬到前海。
他说,香港“拥有自由的全球体系,他们有人才、有经验”,并补充说中国大陆对金融开放一直“非常谨慎”。
小编唠一句:看看这前海的空屋率,深圳要超越香港,恐怕还是南柯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