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国造喜迎中国航空里程碑,恐怕一遇国外制裁就不飞

根据新华社报导,5月28日12时31分,经历1小时59分钟飞行,由C919大型客机执飞的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标志着该机型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

图片素材来自新华社

在中国进入国机国造的历史上,还是得听听外头人怎讲这回事,到底C919这款Made in China是否能超英赶美让中国航空业搞个大跃进。

外国专家学媒界评论集锦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中国官方表示C919约40%零组件来自进口,但海外航空业者与专家认为进口零组件实际比例比40%高出许多。

英国咨询研究机构Agency Partners LLP航太与国防分析师杜沙(Sash Tusa):中国过去20年发展喷射客机计划,至少花费670亿美元,投入数以万计人力。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高级顾问甘思德(Scott Kennedy):飞机制造商向全球采购设备是正常的,但C919独特之处在于让飞机飞起来的所有零件,几乎没有一个来自中国。中国的C919主要是涂上中国油漆的非中国飞机。据研判,虽然C919是上海国企中国商用飞机公司(COMAC)所建造,但C919的成本已达490亿美元,不过由于中国商飞的财务不透明。中国商飞也正在打造长程飞机CR929,但这项俄中合作计画自俄国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已搁置,CR929那架飞机或许永远不过是一张照片,或是一张图画。此外,中国希望C919能取代波音的737与空中巴士A320,并巩固其高科技强权的地位。但由于中国政府过度夸张该机是国产成就,众多海外分析人员立马盘点多少部份是非中国制造。CSIS智库的2020年某项分析显示,C919约90%重点零件供应商来自北美与欧洲,仅10%来自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

航空新闻网站「全球飞航」(FlightGlobal)亚洲执行编辑华德隆(Greg Waldron):鉴于欧洲和美国都没有发给C919适航认证,这架客机未来能否进入国际市场有待观察。

航空业分析机构Endau Analytics创办人尤索夫(Shukor Yusof):中国希望C919能与几乎垄断市场的波音、空巴匹敌,但上述情形不太能一蹴可几,即使中国飞机大打价格战,但仍须一段长时间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综合外媒报导,C919包含汉威(HON)电力系统与起落架、奇异(GE)的飞行纪录器、CFM Leap的引擎、派克航空的飞航控制系统与燃料系统、罗克韦尔柯林斯的气象雷达与模拟系统,以及米其林的轮胎,所有这些都是美国或欧洲公司。

尽管C919在中国内部无为划时代里程碑,但还是有许多中国网有点出隐忧:网民方舟子在其推特号表示,C919现在供应商 90% 是欧美,60% 是美国,哪天再受制裁,不卖你引擎、机电系统、航电系统、航空材料,你还主动得起来?

最后,尽管是披着外国血统的中国飞机,还是让本网放上“中国龙”首发的视频,让大伙瞧瞧:

视频来源自BBC与中国央视
%d 博主赞过: